聽聞日期:2018/2/10 (六)
法師一開始提到佛法浩瀚無邊,我們一開始學習時
會有瞎子摸象的階段,可透過互相討論的方式,了解或接受他人意見或觀點,即可加深印象,甚至對內容產生懷疑而進一步求證確認。
接著複習同義、相違、三句、四句。
說明講義第10頁的內容:
「量所成立」,即基成的性相。
量=>指的是我們的心,正量,心升起的第一剎那。
基成=>名相。
性相=>定義,它的意思是什麼。
「量所緣及」,即的性相。
有=>被正確的心所緣。
「堪為覺知境」,即所知的性相。
所知=>堪為心的對境,能夠成為心的對境。
ex.無我,空性,菩提心透由學習,把心的遮蔽移除,這樣所有的所知成為心的對境。
「量所通達」,即所量的性相。
所量=>被正量所通達。
「持自體性」,即的性相。
法=>諸『法』(特色/特質),每個法皆有獨自的體性。
以上的基成/有/所知/所量/法,同義。
一切遍智一切智:在同一時間點,清楚地通達世俗及勝義諦。勝義諦能否成為心的對境,要透由學習。
執繩為蛇的心是顛倒心造成,故心生恐懼。
如果有個東西存在的狀態不一定會被我們所見,不能因為我們看不見,就否定其存在。
心若保持專注,冷靜的狀態,煩惱就會減少。
貪瞋癡為何是任運,無須學習呢?因為過去生的串習而導致。如果沒有前世怎會有這樣的現象。
法師問了幾個問題
Q1:佛會不會開飛機?
Q2:佛會不會偷東西?
Q3:我會/我了解這件事,是不是一定要有人教?
Homework:
1.各舉一個同義、相違、三句、四句的例子
2.白米飯 vs 冷飯 之間的關係
3.布 vs 僧服
4.羊 vs 羊毛
5.食物 vs 供物
 
迴向
願消三障諸煩惱,願得智慧真明了
普願罪障悉消除,世世常行菩薩道
 

 


arrow
arrow

    fly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