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下午不經意轉到公共電視台,看到了這齣「移民天堂」的紀錄式電影,這紀錄片所訴求的題材,與我之前在「遠見雜誌」看到的專題報導雷同,講的是廢校問題。
很難想像,還有小孩為了受教育而必須跋山涉水,跨海才能得到教育權,相較之下,我們真的幸運很多,看著紀錄片中,無奈的村民們,拿著抗議的牌子,到學校為自己的小孩爭取受教育的機會,然而,在整個社會運作的機制下,他們只能得到無奈的答案:「我們已經盡力幫你們爭取了,可是$#%#@」之類的屁話,台灣的未來,在於小孩,小孩的未來在於受教權,而現在的政府寧願把錢拿去做外交、貪污,也不願深耕台灣的未來...台灣的小孩,到底有沒有未來,台灣有沒有未來....我真的不知道?


10月,澎湖大倉島颳起颱風般的東北季風,四個孩子每天頂風搏浪、坐廿分鐘船到馬公上課,因為島上的大倉國小已於去年8月廢校。

校園成廢墟,大倉島「上學好難」的故事仍繼續,今年8月導演梁修身來此拍攝電影「移民天堂」,主題是離島、外籍新娘、廢校,島民上陣變成演員,演的是自己的故事。

梁修身說,大倉島很小,「走一圈廿分鐘」,三分之二的土地長滿銀合歡、春夏一片綠油油,只有三分之一適合人居,島上廿戶,人口只約八十人。

廢校後,今年包括小五的鄭愛彤、小一陳冠霖、小二的陳建雄及蔡佩伶都加入渡海上學行列。交通船7點開,學童得早早起床準備,渡海到了馬公重光碼頭,再合搭計程車到中興國小,強勁的海風,讓上學變苦差事。

戲中,陳冠霖的印尼媽媽陳利雲飾演外籍新娘「阿香」,鄭愛彤當她的女兒「阿妹仔」,大倉島化身「天堂島」,天堂國小廢校引起島民抗議,為了爭取女兒受教權,阿香帶著標語來到台北總統府、電視台前,但最後電視新聞只出現幾秒鐘。

電影以詼諧手法呈現弱勢處境,但島民演來卻別有感觸。大倉島有兩個外籍新娘落跑,陳利雲越南籍的弟媳阮秋水就飾演飽受家暴之苦的外籍配偶,梁修身說「她一畫瘀青妝就開始哭」,因為「想到其他越南新娘的遭遇」。

天堂島只在戲中,大倉島還是大倉島。為給其他偏遠小學一個機會,伊甸基金會計畫募款一千萬,希望幫助偏遠小校活化再造,目前捐款五百多萬,「移民天堂」下月台北首映,為偏遠小學基金募款。

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flywang 的頭像
flywang

發展遲緩的中年人

fly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